close















診斷下背痛 談下背痛的分類


下背痛的患者很多,學者們對此類疾病的分類,也有各種不同的看法。這裡介紹非依侵犯的器官或身體組織來分類的分類法,提供讀者參考。

麥肯基(Mckenzie)的分類

如果一位下背痛的患者,根據病史、臨床檢查及影像檢查,即能夠很明確地找出病變的部位(如肌肉、韌帶、椎間盤),自是很理想的事情。可惜事實並不如此,有些學者甚至認為下背痛有明確診斷的不及20%。此外,即使X光或磁振造影檢查有異常,也未必與患者的症狀有關;而很多沒有下背痛的正常人X光也有很多變化。

有鑑於此,麥肯基博士根據症狀、檢查及治療的差異,把機械性下背痛的患者分為三大類,即姿勢性(posture)症候群、功能失調性(dysfunction)症候群及內障性(derangement)症候群。

姿勢性症候群顧名思義是指下背痛的成因與姿勢有關。很多整天坐著的上班族、坐長途汽車、飛機的乘客,或是看了一場冗長電影的觀眾,常會抱怨坐得很累。只是「坐」著怎麼會累呢﹖一般人坐著時通常背部呈圓弧狀或英文字母的「C」字形(圖一)。這樣的姿勢
會使腰椎後方的韌帶受到很大的壓力,時間一久,韌帶會變得彈性疲乏,椎間盤會往後方移位且壓力增加,患者也會感到下背痛。

其實不只坐久會產生下背痛,站久、蹲久、躺久或彎腰太久也會有相似的症狀。單純的姿勢性下背痛患者的年齡多在30歲以下,疼痛的性質也是一陣一陣的。臨床檢查發現,患者姿勢不佳,但腰椎外形正常,且活動自如。治療上只須矯正姿勢,維持正確的坐姿(圖二)、站姿,且適時地改變姿勢即可改善病情。

功能失調性症候群乃是因肌肉、韌帶等軟組織的結疤、攣縮而造成下背部的僵硬與疼痛。患者可能由於外傷、骨刺或不良姿勢等原因而產生下背痛。為了避免疼痛的發生,患者會自然的避免某些動作,久而久之,腰椎的韌帶、肌肉或關節會攣縮、結疤,腰椎的活動度也會變差。患者年齡通常在30歲以上,疼痛的性質也是間歇性的,只在活動到某一程度才會疼痛,如扭腰時會覺得扭不過去,穿襪子時腰彎不下去。

臨床檢查可發現患者姿勢不佳,但腰椎外形尚屬正常。通常腰椎某方向的活動度變差,如果硬要動的話,就會產生疼痛,其理由是腰椎的某些構造(韌帶、關節囊等)有短縮或結疤的現象。

治療除了姿勢的矯正之外,最重要的是利用牽張運動,將短縮的結構恢復正常的伸展度。牽張運動的原則是頻率高,力道適中,且每次牽張的時間至少維持數十秒。麥肯基博士建議一天需做10回,每回至少做10次,而適當的力道是指牽張時會有拉緊的感覺,而牽張之後可能會感到稍微不舒服,通常治療須持續4至6週。

內障性症候群指下背痛是由於腰椎內部結構(特別是椎間盤)的障礙所致,患者的病史通常會有反覆性的下背痛。由於多次的下背扭傷、拉傷,椎間盤逐漸退化或突出,而關節的結構也會逐漸破壞。患者的年齡通常介於20至55歲之間,腰椎外觀上常有顯著變形,包括駝背、側彎等。腰椎的活動度也會顯著變差,尤其是前彎、後仰更明顯。與上述兩種症候群不同的是,患者通常有持續性的下背痛,且疼痛常會延伸到下肢。

治療內障性症候群的原則有四:一是設法減輕腰椎之內障,二是維持治療的成果,三是功能的恢復,四是預防下背痛的復發。麥肯基博士特別強調利用腰椎的伸展運動(extension exercise)來達到內障的消除。


 
  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自然 的頭像
    自然

    自然

    自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