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無無明之禪思

質樸典雅.品味細緻-萬用玉石飾帶  

任何人都需要有一個可遵循的世界觀,才得以安身立命。世俗的民族主義、馬克思主義、今日熱門的生態保護主義皆是,而超越界線的宗教更是其中之一。早期人們分處在不同地方,少有交往,因種種因緣而形成許多不同宗教,今日加以比較,成為一門人類所營造出來的學問:宗教學。此中,菁英學者尼尼安.斯馬特,從七個面向來綜合整理各種宗教,這七個面向包括實踐與儀式、經驗與情感、神話與述事、教義與哲學、倫理與律法、組織與制度、藝術與物質文化等。


遠古時代,人類在大自然的威迫之下,真的無能為力,因此除了向外開拓,更發展出向內的自我修練,如古印度的瑜伽。到了近代,增添出肉體的體操型式,卻常常讓人將肢體運動以為就是瑜伽。瑜伽實際上是一種心思的自我修練,在瑜伽的背後有一種靜思,也就是禪的精神,是追求內心的寧靜、歡喜和向內觀想,也就是所謂的解脫。自己有了獨立性就可以活出自己、活出自我,而不用再受到外界那麼大的壓力。


藉著靜思,釋尊悟出人生真諦。佛教教義中,十二因緣頗為殊勝,整合了業報、輪迴思想等,而成一完整的體系。《雜阿含經》中記載釋尊自悟的經歷:「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,獨一靜處專精禪思,作是念言:何法有故老死有?何法?故老死有?即正思惟,生如實無間等,生有故老死有,生緣故老死有。如是有、取、愛、受、觸、六入處、名色。何法有故名色有?何法緣故名色有?……」。印順法師在《唯識學探源》中分析十二支因緣說的演替,最早過程中,只有五支說:「老病死」、「生」、「有」、「取」、「愛」的逐物流轉,而後增加了愛的起因,「受」、「觸」、「六入」、「名色」,更有了「識」與「名色」的生命依持,最後再加上「行」、「無明」之死生本源,而完成十二支說,這樣的世界觀當有其功能。


人演化發展出各類感覺器官,可以接受外界各類資訊,或根據內在的需求,索取所需要的,就像我們在編輯一部電影,鏡頭拍攝到我們想要的,剪輯出我們想要的東西;當不知道要講什麼時,就不知道要綜合整理什麼資料,自己也就隨波而去,失去生活的重心,因而流離失所。這種無明的成因,一是遺傳基因先天不足或因疾病有所受傷;二是成長過程中被人灌輸不正確、無明的生活態度,而自己又只是鸚鵡學語式的盲從,而沒有邏輯思惟的研判;三是資訊不足或不正確而思入迷途。而今在新胚胎學及腦研究成果的資訊下,十二因緣之說,有的相當符合,有的卻顯偏失。學佛的有識人士,理當將佛陀在當時資訊不足下所建構出來的流程,加以現代化之修潤。


再就哺乳動物的演化趨勢來看,一直以增大的方式來抗拒地心引力,人類也遺傳潛藏著「大」的期望與思惟,所以當我們見到陸地上巨大的象、海中的鯨,都會非常地羨慕;台灣人至今也以創造如「台北101」的世界最高大樓來驕傲自己。這種向外追求、外塑的行為是其來有自的。在人定勝天的無明思惟下,一再對外掠奪。即使到今天,在面對破壞大地,引起大地反撲的作為上,也常常只是向外探索,討論水、土地、森林等自然資源的種種短缺,而忘了向內追尋:人如何減量消耗,以感恩大地。事實上當一個人學會了向外觀,只要把觀察對象轉為向內自我內心的思索,這樣就能內外雙修,也就不會無明。此時,對外界的種種反應能夠清楚,知道該有所反應或不做反應,是否該心動,都能了然於心。古代的禪宗故事「幡動、風動、心動」,正是這番寫照。


人們建構大樓來吸引大家的注意,以彰顯自己的偉大,但各類宗教也都有這種特質。佛教寺廟輝煌、壯觀以吸引信眾;信眾來此之後,要求他們內省、瑜伽、淨心以去除我執。在「有」的展現和「無」的虛空之間,可能產生相當大的衝突。在人類自然演化的驅使之下,做了兩極化的處理,不知是無明還是智慧的高度展現;但若能看出兩端的優點,不執著於任何一端,或許也就是不二法門的無「無明」了吧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自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